本草食疗

芭蕉 食根。一名攘荷。处处有之,根似姜,可食救荒。

  芭蕉绿,纱总晓,太湖石畔春波渺。玉馔珍肴贵客侈,谁识穷途多饿殍。岁凶荒,收获少,流离一似倾巢鸟。不给饔飧已浃旬,蕉根半大猶嫌小。

 

白鼓钉 食茎叶。一名蒲公英。四时皆有,惟极寒天,小而可用。采熟食。

白鼓钉,白鼓钉,丰年赛社鼓不停;凶年罢社鼓绝声。鼓绝声,社公恼,白鼓钉,化为草。

 

籼米 音仙。种自占城国来,又名占米,似粳而粒小。始自闽人得种於占城国。宋真宗遣使就闽,取三万斛,分给诸道为种,故今各处皆有之。高仰处俱可种。其熟最早,六七月可收。品类亦多,有赤白二色,与粳米大同小异。

【籼米】味甘,温,无毒。主温中益气,养胃和脾,除湿止泄。

【米秕】(即细糠)味甘,平,无毒。主通肠开胃,下气磨积块。作糗食不饥,充滑肤体,可以颐养。

【舂杵头细糠】味辛、甘,热。主卒噎,刮取含之。烧研,水服方寸匕,令妇人易产。

 

赤豆 处处有之。於夏至后下种,苗棵高尺许,枝叶似豇豆,叶微圆峭而小。至秋开花,似豇豆花而小,淡银褐色,有腐气。结荚长二三寸,比绿豆荚稍大,皮色微白带红,三青二黄时即收之。可同米粉作粽、蒸糕,及圆子、馄饨馅,並良也。

【赤豆】味甘,平,无毒。主下水肿,排痈肿脓血,消热毒,止泄利小便,去胀满,除消渴,下乳汁。久食,虚人令枯瘦。解小麦毒。和鲤鱼煮食,愈脚气水肿。痢后气满,不能食者,宜煮食之。不可同鱼炸食。共工氏有不才子,以冬至死为疫鬼,而畏赤豆,故於是日作赤豆粥以之。

【叶】去烦热,止小便数。

【腐婢】(即赤豆花,状似栀子,气仵臭腐,故名)味辛,平,无毒。主阂寒热邪气,止消渴,病酒头痛。

 

葱凡四种:冬葱即冻葱也,夏衰冬盛,茎叶俱软美,山南、江左有之。汉葱,茎实硬而味薄,冬即叶枯。胡葱,茎叶粗硬,根若金登。葱,生於山谷。又有一种楼葱,亦冬葱类,即龙爪葱,每茎上出岐如龙爪状。冬葱又名太官葱,谓其茎柔细而香,可以经冬,太官上供宜之。汉葱又名木葱,以其形粗硬也。冬葱无子。汉葱春末开花成业,青白色。其子味辛色黑,有皱文,作三瓣状。收取阴乾,勿令邑,可栽可种。
【葱茎白】味辛,平,无毒。作汤,治伤寒寒热,中风,面目浮肿。入手太阴肺经,能出汗。又入足阳明胃经,治伤寒骨肉疼痛,喉不通。安胎。归目益目睛。除肝中邪气,安中利五藏。杀百药毒。通大小肠。疗霍乱转筋,奔豚气,脚气,心腹痛,目眩,心迷闷。通关节,止衄血,利二便。治阳明下痢、下血,达表和里,除风湿,身痛麻,蛊积心痛。止大人阳脱,阴毒腹痛;小儿盘肠内钓;妇人妊娠溺血。通乳汁,散乳痈,利耳鸣。涂犬咬伤,制蝗蚓毒,钉一切鱼、肉毒。生葱不可与蜜同食,能钉人。多食错神。只调和食品可也。

【葱叶】煨研,敷金疮水肿。监研,敷蛇蛊伤及中射工、溪毒。又主水病足肿,利五藏,益目精,发黄疸。

【葱汁】味辛,温、滑,无毒。主溺血。饮之,解藜蘧及桂毒,散瘀血,止衄止痛,治头痛耳龚,消痔漏。能消玉为水,化五石,仙方所用。

【葱须】主通气,疗饱食、房劳所伤,血渗入大肠,便血肠辟成痔。研末,每服二钱,温服酒下。

【葱花】主心脾痛如刀刺,同吴茱萸水煎服,效。

【葱实】味辛,大温,无毒。主明目。补中气不足,温中益精,宜肝归头。

 

大豆 一名菽。今处处种之,宜於高阜之地。有黑、白、黄、褐、青、斑数色。黑者名黑豆,可入药及充食作豉;黄者可作腐、榨油、油酱;馀但可作腐及炒食而已。皆以夏至前后下种。苗高三四尺,叶团有尖。秋开小白花成业,结荚长寸馀。经霜乃枯。

【黑大豆】味甘,平,无毒。生研涂痈肿。煮汁饮,杀鬼毒,止痛,逐水胀,除胃中热,伤中淋露,下瘀血,散五藏结积内寒,杀鸟头毒。炒为屑,止腹胀消谷。煎浓汁,解樊石、砒石、甘遂、天雄、附子、射冈、巴豆、芫青、斑蝥、百药之毒。炒黑,热投酒中,饮之,治风瘫缓口禁,产后头风。食罢生吞半两,明目、镇心、温补。久服,好颜色,变白不老。忌与猪肉同食。小儿炒豆、猪肉同食,必壅气致死。十岁小儿,便不畏也。仙方服之,可以辟谷度饥。每食后磨拭吞三十粒,令人长生。初服时似身重,一年以后,便觉身轻。黑豆入监者,常时食之,能补肾。盍豆乃肾之谷,其形类肾,又黑色通肾,引之以监,所以妙也。李时珍谓:黑豆,古方称大解百药毒,每试之,大不然;又加甘草,其验乃奇。如此之事,不可不知。

【大豆皮】生用疗豆疮目翳,嚼烂敷小儿尿灰疮。

【大豆花】主目盲翳膜。

【大豆叶】治蛇咬。捣敷之,频易即瘥。昔相国张文蔚庄内有鼠狼穴,养四子,为蛇所吞。鼠狼牝牡情切,乃於穴外扒土壅穴。俟蛇出头,度其回转不便,当腰咬断,而辟腹,出四子,尚有气,置於穴外。豆叶,嚼而敷之,皆活。后人以豆叶治蛇咬,盍本於此。

 

释名:按陆佃埤雅云:大曰枣,小曰棘。棘,酸枣也。枣性高,故重朿;棘性低,故并朿。朿音次。枣、棘皆有刺针,会意也。

生枣

气味:甘,辛,热,无毒。多食令人寒热。凡嬴瘦者不可食。

大枣

释名:干枣,美枣,良枣。八月半,曝干。此即晒干大枣也。味最良美,故宜入药。

气味:甘,平,无毒。

主治:心腹邪气,安中,养脾气,平胃气,通九窍,助十二经,补少气、少津液、身中不足,大惊四肢重,和百药。久服轻身延年。补中益气,坚志强力,除烦闷,疗心下悬,除肠澼,久服不饥神仙。润心肺,止嗽,补五脏,治虚损,除胃癖气。和光粉烧,治疳痢。小儿患秋痢,与蛀枣食之良。杀乌头、附子、天雄毒。和阴阳,调荣卫,生津液。

附方:调和胃气:以干枣去核,缓火逼燥为末。量多少入少生姜末,白汤点服。调和胃气甚良。

反胃吐食:大枣一枚去核,用斑蝥一枚去头翅,入在内,煨熟去蝥,空心服之,白汤下良。

上气咳嗽:治伤中筋脉急,上气咳嗽者。用枣二十枚去核,以酥四两微火煎,入枣肉中泣尽酥,取收之。常含一枚,微微咽之取瘥。

 

百合 释名:(音藩)。强瞿,蒜脑薯。百合之根, 以众瓣合成也。

    气味:甘,平,无毒。

主治:邪气腹胀心痛,利大小便,补中益气。除浮肿胪胀,痞满寒热,通身疼痛,及乳难喉痹,止涕泪。百邪鬼魅,涕泣不止,除心下急满痛,治脚气热咳。安心定胆益志,养五脏,治颠邪狂叫惊悸,产后血逛运,杀蛊毒气,胁痈乳痈发背诸疮肿。心急黄,宜蜜蒸食之。治百合病*。温肺止咳。

*注:百合病,古病名。系伤寒病后馀热未清之证,表现为神志恍惚,莫名所苦。行住坐卧,皆不能定。百合为治该病的主要药物。

 

菠菜 释名:波斯草,赤根草。菠薐种出自西国。有僧将其籽来,云本是颇陵国之种。

菜及根

气味:甘,冷,滑,无毒。

主治:利五脏,通肠胃热,解酒毒。服丹石人食之佳。通血脉,开胸膈,下气调中,止渴润燥。根尤良。

附方:消渴引饮。日至一石者。菠薐根、鸡内金等分,为末。 米饮服一钱,日三。

洞庭水 一名三江,禹贡谓之九江。在湖广岳州府城下,沅、渐、元、辰叙、酉、沣、资、湘,九江摄制组会於此。孟浩然诗云: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气蒸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杜子美诗云: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张说诗云:枫岸纷纷落叶多,洞庭秋水晚来波。乘兴轻舟无远近,白云明月吊湘娥。李太白诗:洞庭西望楚江分,水尽南天不见云。日落长沙秋色远,不知何处吊湘君。

  荆江五六月间,其水暴涨,则逆泛洞庭,潇湘清流,为之改色。南至青草,旬日乃复。亦谓之西水,其水极冷,皆云岷峨雪消所致。岳人谓之翻流,又云水神朝元君。

  洞庭湖水 味甘,平。主消积滞,扒陈致新,止渴除烦,去胸中热满,利大小便,滋养藏府,调和气血。五六月间,湖水暴涨,水性极冷,因岷峨万山深处积雪已消,流出所至。饮之,能解热毒,消烦暑。不可多饮,伤脾胃。

 

豆腐 其法始於汉淮南王刘安。凡黑豆、黄豆及白豆、豌豆、绿豆之类,皆可为之。造法:水浸, 碎,滤去滓,煎成,以监汁或山 或酸浆、醋淀就收之。又有入缸内,以石膏末收者。大抵得碱、苦、酸、辛之物,皆可收敛尔。其面上凝结者,揭取凉乾,名豆腐皮,入馔甚佳也。

【豆腐】味甘、碱、寒,有小毒。主宽中益气,和脾胃,消胀满,下大肠淘气,清热散血。有人好食豆腐中毒,医不能治。作腐家言:莱菔入汤中则腐不成。遂以莱菔汤下药而愈。大抵暑月恐有人汗,尤宜慎之。凡人客寓或宦邸,初到地方,水土不服,先食豆腐,则渐渐调妥。

 

黄大豆 大豆有黑、青、黄、斑数色,惟黑者入药,而黄、白豆炒食、作腐、结角比黑豆角稍肥大。其叶嫩时可食。
【黄大豆】味甘,温,无毒。主宽中下气,利大肠,消水胀肿毒。研末,熟水和,涂痘后痈。

 

芥菜 气味辛烈,菜中之介然者,食之有刚介之象,故字从介。李时珍曰:芥有数种:青芥,又名刺芥,似白菘,有柔毛。有大芥,亦名皱叶芥,大叶皱纹,色尤深绿,味更辛辣。有马芥,叶如青芥。有花芥,叶多缺刻,如萝卜英。有紫芥,茎叶皆紫如苏。有石芥,茎斡低小。皆以八九月下种。冬月食者,俗呼腊菜;春月食者,俗呼春菜;四月食者,谓之夏芥。芥心嫩台,谓之芥监,瀹食脆美。其花三月开,黄色四出。结荚一二寸,子大如苏子,而色紫味辛,研末泡过为芥酱,以侑肉食,辛香可爱。《岭南异物志》云:南土芥高五六尺,子大如鸡子,此又芥之异者也。

【芥菜】味辛,温,无毒。主归鼻,除肾经邪气,利九窍,明耳目,安中。久食温中。止咳嗽上气,除冷气。去头面风。通肺豁痰,利膈开胃。大叶者良。细叶有毛者害人。同兔肉食,成恶病;同鲫鱼食,发水肿。有疮疡痔疾便血者,忌之。芥性辛热而散,故能通肺开胃,利气豁痰。久食,则积温成热,辛散太盛,耗人真元,肝木受病,错人眼目,发人疮痔。而《别录》谓其明耳目者,盖知暂时之快,而不知积久之害也。《素问》云:辛走气,气病无多食辛。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,此类是矣。陆佃云:望梅生津,食芥堕泪,五液之自外至也;慕而涎垂,愧而汗出,五液之自内生也。
【子】味辛,热,无毒。主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,喉痹。疰气,发无常处,及射工毒,丸服之,捣末醋和涂之,随手有验。治风毒肿及麻痹,醋研敷之。扑损瘀血,腰痛肾冷,和生姜研涂贴之。又治心痛,酒调服之。研末作酱食,香美,通利五藏。研末水调涂顶囟,止衄血。服之,又主温中散寒,豁痰利窍,治胃寒吐食,肺寒咳嗽,风冷气痛,口噤、耳聋、鼻衄之证,消瘀血、痈肿、痛痹之邪。其性热而温中,故又能利气豁痰,治嗽止吐,主心腹诸痛。白芥子辛烈更甚,治病尤良。芥菜嫩心,生切入瓮,泼以滚醋、酱油等料,汁过半指,封固候冷听用。味极香烈,辣窜爽口,为食品之一助。或以嫩芥,切寸许,榨乾,用椒监、茴香拌和,入瓮泥口待用。气香味美。惟有目疾、痰嗽、疮疥等症者忌之。

粳米 一名粳,与粳同。粳乃稻谷之总名也。有早、中、晚三收。粘者为糯,不粘者为粳。糯者柔懦也,粳者刚硬也。粳米,即今人常食之米,虽有赤、白、小、大几种,同一类也。淮、泗之间最多。洛土粳米,变坚实而香。南方多收火稻,最补益人。诸处虽多粳米,恒能充饥,而无滋养之功。李时珍曰:粳,有水、旱二稻。南方土下涂泥多,宜水稻;北方地平惟泽土,宜旱稻。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 田种旱稻者,谓之火米。古者惟下种成畦,故祭祀谓稻为嘉蔬,今人皆拔秧栽插矣。其种近百,各各不同,俱随土地所宜也。其谷之光、芒、长、短、大、细、百不同也;其米之赤、白、紫、鸟、坚、松、香、否,不同也;其性之温、凉、寒、热,亦因土产形色而也。真脑有水稻,高丈许,随水而长。南方有一岁再熟之稻。苏颂之香粳,长白如玉,可充御贡,皆粳之稍稍益胃;八九月收者为迟粳,十月收为晚粳,得金气多,其色白,入肺而解热也。故张仲景白虎汤中用之,以味甘为阳明之汤用之以益不足。
粳米 味甘,平,无毒。主益气,止烦止渴止泄痢,温中和胃气,长肌肉,壮筋骨,益肠胃,通血脉,和五藏,益精强志,聪耳明目。合芡实煮粥,食之更佳。小儿初生,煮粥汁如乳,量与食,开胃助谷神。常食乾粳饭,令人不噎。新米乍食,动风气;陈者下气,病人尤宜,不可和苍耳食,令人卒心痛;急烧禽米灰,和蜜浆,服之,不尔即死。粳有早、中、晚三收,以晚白米为第一。各处所产,种类甚多,气味不能无少异,而亦不大相远也。天生五谷,所以养人,得之则生,不得则死。惟此谷得天地中和之气,同造化生育之功,故非他物可比,入药之功,在所略耳。
【光粳米】甘,平。其粒粗大,性坚。助胃益精。
【白粳米】甘,微寒,性稍软。收成偏晚,米中推为第一。
【黄茎籼】甘,平,气香。收成稍歉,养荣卫,健脾和中,煎汤可以止痢。
【天落黄】甘,平,性软。收成颇丰,益胃与上同功,陈者养胃不滞。
【红莲米】色赤,甘,平,气香,性软。健胃和脾,大益人元气,米中佳品。
【淅二泔】(淘米第二次水,清而可用,故曰淅二泔)味甘,寒,无毒。清热止烦渴,利小便,凉血。
【炒米汤】益胃除湿。不去火毒,令人作渴。
【粳谷奴】(谷穗煤黑者)治走马喉痹,烧研,酒服方寸匕,立效。
【禾秆】解砒毒,烧灰,新汲水淋汁,滤清,冷服一碗,毒当下出。

 

韭字,象叶出地上形。一种而久生,故谓之韭。一岁三四割,其根不伤,至冬培之,先春复生,信乎久生者也。韭业生丰本,长叶青翠。可以根分,可以子种。叶高三寸便剪,收子者只可一剪。八月开花成业,收取酝藏供馔。谓之长生韭,言剪而复生,久而不管也。九月收子。其子黑色而扁,须风处阴乾,勿令邑 。北人至冬移根於土窖中,培以马屎,暖则即长,高可尺许。不见风日,其叶黄嫩,谓之韭黄,谊贵皆珍之。韭之为菜,可生可熟,可菹可久,乃菜中最有益者也。郑 言: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,故葱变为韭,可验葱冷而韭温也。

【韭】味辛、微酸、温、涩,无毒。主归心,安五藏六府,除胃中热。利病人,可久服。归肾,半阳,止泄精,暖腰膝。治吐血唾血,衄血尿血,妇人经脉逆行,打扑损伤及膈噎病。捣汁澄清,和童便饮之,能消散胃脘瘀血。煮鲫鱼食,断卒下痢。生捣汁服,治胸脾骨痛不可角者。煮食,充肺气,除心腹痼冷痃癖,治肥人中风失音:又解药毒,疗狂犬咬人,亦涂诸蛇虺、蝎虿、恶蛊毒。熟以醋空心 十顿,治胸膈噎气。春食香,夏食臭,冬食动宿饮,五月食错人乏力。不可与牛肉同食。草人正月节食五辛,以辟疠气,谓韭、薤、葱、蒜、姜也。春日献韭,元日 辛,以其助发生而辟邪移也。
【花】食之动风。
【根】治诸癣。
【子】治梦中泄精,溺白,暖腰膝,祛鬼交,补肝及命门,治小便频数遣尿,女人白淫白带。研末,治白痢,白糖拌;赤痢,黑糖拌。陈米饮下,神效。

 

菊潭 在河南内乡县西北。潭水源出石涧山。水旁生甘菊极馨香,水为菊味,亦极甘馨。潭旁有数十家,惟饮此水,寿至百岁之上。

 

瞿塘 在四川夒州府白帝城西。昔有人垂绳坠石探之,深八十四丈,为水程极险之处。中有滟滪堆,堆乃碎石积成,出水数十丈。又曰猶豫。言水势凶恶,舟子进退不决之义也。滟滪水平如席,舟楫始可行,若稍有泛涨,终莫能济。谚曰:滟滪如象,行人莫上。滟预如马,行人莫下。滟滪大如鳖,瞿塘行舟绝,滟滪大如龟,瞿塘不可窥,或堆顶盤淌,水势瀺灂而下,谓之滟滪撤发。

 

绿豆 处处种之。三四月下种,苗高尺许,叶小而有毛。至秋开小花。荚如赤豆荚,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,皮薄而粉多,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。早种者呼为摘绿,可频摘也;迟种呼为拔绿,一拔而已。北人用之甚广,可作豆粥、豆饭、豆酒、炒食、;磨而为面,澄滤取粉,可以作饵顿糕;汤皮搓索,为食中佳品。以水浸湿,生白芽,又为莱中清洁之味。牛马之食,亦多赖之,真济世之长谷也。
【绿豆】味甘,寒,无毒。煮食,消肿下气,压热解毒。生研,绞汁服。治丹毒、食之,补益元气,和调五藏,安精神,行十二经脉,去浮风、润皮肤。煮汁,止消渴,解一切药草、牛马、金石诸毒。不可与鲤鱼同食,令人肝黄成渴病。李时珍曰:绿豆肉平皮寒,解金石、砒霜、草木一切诸毒,宜连皮生研水服。一人服附子酒多,头肿如斗唇裂血流。急求绿豆、黑豆各数合,嚼食,并煎汤饮之,乃解也。
【绿豆粉】(俗称真粉)味甘,凉,平,无毒。解诸热,益气,解酒食诸。治发背痈疽疮肿,及汤火伤灼,痘疮不结痂,湿烂腥臭者,乾扑之,良。治霍乱转筋,解菰菌砒毒,及诸药毒死心头尚温者,俱用亲朋汲水调灌即活。李时珍曰: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,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。且益也,厚肠胃,通经脉,无久服枯人之患。但以作凉粉,造豆酒,或偏於冷,或偏於热,能致人病。皆人所为,非豆之咎也。豆粉须以绿色粘腻者为真。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,极言其神效。须一日至三日,进十数服,可免毒气内攻藏府。
【绿豆磨末】用之贯涤,去头面、手指垢腻,胜於皂荚诸物。
【绿豆皮】味甘,寒,无毒。解热毒,退目翳。
【绿豆荚】治赤痢经年不愈,蒸食之良。
【绿豆花】解酒毒。
【绿豆芽】味甘,平,无毒。解酒毒热毒,利三焦。受湿而生,颇发疮动气,与绿豆之性稍有不同。
【绿豆叶】治霍乱吐下,绞汁和醋少许,温服。

 

马齿苋 食茎叶。有红白二种,入夏采。沸汤瀹过,曝乾冬用;旋食亦可。楚俗元旦食之。马齿苋,马齿苋,风俗相传食元旦。何事年来采更频?终朝赖尔供餮饭。

 

糯米 一名稻米,又名途米。其性温,故可为酒。酒为阳,故多热。西域天竺土溽热,糯岁四熟,亦可验矣。糯稻,南方水田多种之,其性粘,可以酿酒,可以为粢,可以蒸糕,可以熬饧,可以炒食。其类亦多:其谷有红白二色,或有毛,或无毛;其米亦有赤白二色,赤者酒多糟少。古人酿酒多用秫,秫乃糯粟(见本条)。
【糯米】味甘,温,无毒。主温中,令人多热,大便坚;行荣卫中血积,解芫青斑蝥毒。益气止泄,止霍乱后吐逆不止,以一合研水服之。以骆驼脂作煎饼食,主痔疾。作糜一斗食,主消渴。李时珍又谓之:暖脾胃,止虚寒泄痢,缩小便,收自汗,发痘疮。久食令人身软,缓人筋也。小猫犬食之,亦脚屈不能行;马食之,足重;孕妇新肉食之,令子不利;合酒食之,醉难醒;糯性粘滞难化,小儿、病人不宜食。糯米性温,酿酒则热,熬饧尤甚,故脾肺虚者宜之。若素有痰热风病,及脾病不能转输,食之最能发病成积。或谓其性寒,糯米造酒最宜,岂得寒乎?农家於冬月用作糍,喂牛免冻伤,是则糯米之性热而不寒明矣。
【糯米泔】味甘,凉,无毒。主益气,止烦渴霍乱,解毒。食鸭肉不消者,顿饮一盏即消。
【糯稻花】阴乾,入擦牙鸟须方用。
【糯稻秆】味辛,甘,热,无毒。治黄疸如金,煮汁浸之;仍以谷芒炒黄为末,酒服。烧灰,治坠扑伤损。烧灰,浸水饮,止消渴;淋汁,浸肠痔。挪穰藉靴鞋,暖足,去寒湿气,湖南李从事,坠马伤损,用糯稻秆烧灰,以新熟酒连糟入监和,淋取汁,淋痛处,立瘥也。一人鳖虱入耳,头痛不可忍,百药不效,用稻秆灰煎汁灌入,即死而出也。
【糯谷芒】治黄病,为末酒服;又解蛊毒,煎汁饮。
【糯米糠】主 黄,烧取白灰,旦旦擦之。

 

鄱阳水 一名彭蠡。王勃《滕王阁赋》乡穷彭蠡之滨是也。在江西南昌府东北百五十里,总纳十川,同溱一瀆。隋范云有晃漾疑无际,飘飘似度空之句。
鄱阳湖水 味甘,平。主荡滌胸中邪气,消除心上忧愁。滋肺金以助真元,伐心火而遏炽 。止渴生津,资养脉络。

 

一名小蒜。中国初惟有此,后因汉人得葫蒜於西域,遂呼此为小蒜以别之。蒜为五荤之一。五荤即五辛,谓其辛臭错神伐性也。练形家以小蒜、大蒜、韭、芸、胡荽为五荤;道貌岸然家以韭、薤、蒜、芸苔、胡荽为五荤;佛家以大蒜、小蒜、同渠、慈葱、 葱为五荤。同渠即阿魏也。虽各不同,然皆辛熏之物,生食增恚,熟食发,有损性灵,故绝之也。李时珍曰:家蒜有一种:根茎俱小而瓣少,辣甚者,蒜也,小蒜也;根茎俱大而瓣多,辛而带苦者,葫也,大蒜也。按《尔雅正义》云:帝登 山,遭敬获芋毒,将死,得蒜啮食乃解,遂收植之。能杀腥膻蛊鱼之毒。
【蒜】味辛,温,有小毒。归脾肾,止霍乱,腹中不安,消谷,理胃温中,除邪痹毒气。主溪毒,下气治蛊毒,敷蛇、蛊、沙虱疮。涂疔肿甚良。
【蒜叶】主心烦痛,解诸毒,小儿丹疹,李道念病已五年。吴郡太守褚澄诊之,曰:非冷非热,当是食鸡子过多也。取蒜一升,煮食,吐出一物涎裹。视之乃鸡雏,翅足俱全。澄曰:未尽也,更吐之。凡十二枚而愈华佗见一人病噎,食不得下,令取饼店家蒜汁二升饮之,立吐一蛇。病者悬蛇於车,造佗家,见壁北县蛇数十,乃知其奇。又《奇疾方》云:人头面上有光,他人手近之如火炙者,此中蛊出,用蒜汁半两,和酒服之,当吐出如蛇状。观此,则蒜乃吐蛊要药,而后人鲜有知者。

 

太湖水 一名震泽,一名具区,一名笠泽。在直隶苏州府西三十余里,浙江湖州府北十八里。其广三万六千顷,中有七十二峰,襟带苏、湖、常三府。北曰百渎,纳建康、常、润数郡之水;南曰诸 ,纳宜、歙、临安、苕、诸水。唐薛掳《泊震泽诗》:日落草木阴,舟徒泊江汜。苍茫万象开,合沓闻风水。洄沿值渔翁,咬 逢樵子。云开天宇净,月明照万里。
味甘,平。主消烦益气,除热,利胸膈,止渴解表,和血脉,通二便,定惊 ,祛邪 ,宽胸中 塞之气,泻肺家稠 之痰。多得三吴灵秀,人久饮之,开心益智。

 

玉泉水 在顺天府城西三十里。山曰西山,巍峨钜势,争厅拥翠,於皇都之右。每大雪初齐,千峰万壑,积素凝辉,宛然若书。泉当山顶,名为玉泉,水自石穴中出,鸣如 佩,甘冽宜茗。
  玉泉水味甘冽。主解热除烦躁,止渴消宿酲。治堆乱转筋,热淋暑痢,小便不通,心腹冷痛,反胃呕逆,闭口椒毒,及鱼骨鲠。烹茗饮之,令人清肌爽骨,口颊生芳。

 

一名糜。煮米为糜,使糜烂也。厚曰毡,薄曰 。诸谷作粥,详见本条。更有药物、果品作粥,能治诸病,略具於后。
【小麦粥】止消渴烦热。
【寒食粥】(用杏仁和诸花作之)主咳嗽,下热气,调中。
【糯米、秫米、黍米粥】味甘,温,无毒。主益气,治脾胃虚寒,泄痢吐逆,小儿痘疮白色。
【粳米、灿米、粟米、粱米粥】味甘,温,平,无毒。主利小便,止烦渴,养脾胃。按天益《宝鉴》云:粳粟米粥,气薄味淡,阳中之阴也。所以淡渗下行,能利小便。一人病淋,素不服药。医令专啖粟米粥,绝去他味。旬馀减,月馀痊。此五谷治病之理也。又张来《粥记》云:每时晨起,食粥一大碗。空腹胃虚,谷气便作,所补不细。又极柔腻,与肠胃相得,最为饮食之妙诀。齐和尚说:山中僧每将旦一粥,甚利害。如不食,则终日藏府燥涸。盍粥能畅胃气,生津液也。大抵养生求安乐,亦无深远难知之事,不过寝食之间尔。故作此劝人,每日食粥,勿大笑也。又苏轼帖云:夜饥甚。吴子野劝食白粥,云能推陈致新,利膈益胃。粥既快美,粥后一觉,妙不可言也。此皆著粥之有益如此。
【赤豆粥】利小便,消水肿肢气,辟邪疠。
【绿豆粥】解热毒,止烦渴。
【御米粥】(即罂粟粥)治反胃,利大肠。
【薏苡仁粥】除湿热,利肠胃。
【莲子粉粥】健脾胃,止泄痢。
【芡实粉粥】固精气,明耳目。
【菱实粉粥】益肠胃,解内热。
【栗子粥】益肠胃,补肾气,益腰脚。
【薯蓣粥】(即山药粥)补肾精,固肠胃。
【芋粥】宽肠胃,令人不饥。
【百合粥】润肺调中。
【萝卜粥】消食利膈。
【波菜粥】和中润燥。
【茯苓粥】清上实下。
【松子仁粥】润心肺,调大肠。
【胡麻粥、麻仁粥】並润肠治。
【苏子粥】下气利膈。
【竹叶汤粥】止渴清心。


【本草纲目网】收录